“自然美”商標遭遇“南郭先生”京城四家美容院涉嫌侵權被查處
一些喜歡美容的女士對“自然美”品牌的化妝品、美容院及生活館并不陌生。日前,網絡報記者了解到,自然美品牌正遭受“南郭先生”的沖擊,許多消費者難辨真偽。2008年12月3日,北京市工商局接到臺灣自然美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舉報,稱在京城發現四家美容院涉嫌侵犯“自然美”商標權,當日,此四家美容院的屬地工商部門——北京市工商局海淀分局、北京市工商局西城分局和北京市工商局豐臺分局分別展開打假行動,對涉嫌侵權的冒牌美容院進行了查處。
市場現象:“自然美”出現冒牌店
據“自然美”商標代理人稱,涉嫌侵權的店鋪在北京海淀發現兩家,一家在萬壽路,另一家在遠大路金源時代購物中心,對此,海淀工商分局商標科兵分兩路展開行動。網絡報記者跟隨海淀工商分局商標科的工作人員來到萬壽路一家標有“自然美SPA生活館”旁,該美容院招牌上綠底白字的“自然美”、“natural beauty”及白底綠標的NB變形LOGO十分明顯,從外觀上看,這家店與人們常見的“自然美”正規店面基本沒有區別。
當海淀工商分局商標科執法人員欲查看該店相關資質以及使用自然美商標的有關證明時,該店工作人員堅稱這個店已經開了近10年,從來沒有問題,而營業執照不知道哪里去了,一直未能提供。執法人員通過查看其銷售的發票和稅務登記、衛生許可證了解到該公司名稱為“北京安順自然美化妝品銷售有限公司”,店里工作人員始終認為自己是自然美公司的工作人員,卻拿不出使用“自然美”商標的有關證明。
據臺灣自然美化妝品股份有限公司商標代理人介紹,“自然美”、“natural beauty”及“NB”這三個元素都是該公司在大陸注冊的商標,且已成為中國馳名商標,該公司為該商標的權利人,目前正規的自然美美容院在北京約有100多家,而萬壽路的這家美容院未經授權使用這三個標識,涉嫌侵權,執法人員當即督促該美容院將有關自然美的標識予以遮擋,并要求該美容院法人到工商部門接受進一步處理。
與此同時,西城工商分局、豐臺工商分局也展開行動,對涉嫌侵權的美容院進行了查處,據介紹,豐臺工商分局還查獲了一批假冒“自然美”品牌的化妝品,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12月5日,當網絡報記者再次來到萬壽路這家美容院時,發現該店已改頭換面,“自然美”招牌已被換成了“法國安杰碼”。
知易專家解讀:讓商標授權資本化
冒牌店由于裝飾風格與正規店很相似,很容易誤導消費者,工商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美容院一般采用預付費方式消費,消費者最好在辦卡前,務必查看其是否有授權證明,驗明資質,以免上當受騙。
據悉,北京工商部門對“自然美”展開打假并不是第一次,通過上網查詢不難發現,2007年,翠微南里一家名為“自然美”的美容美發形象設計店因涉嫌侵犯“NB自然美”商標權,被海淀工商分局責令撤除侵權招牌,然而,“南郭先生”又一次復活,不得不令人深思。
執法不可謂不嚴,為何商標侵權現象屢有發生?為此,網絡報記者走訪了一些知識產權方面的專家學者。“我們的執法力量也是有限的,我認為侵權事件屢有發生其中很重要的一點在于缺少一個完備的知識產權資本市場。”針對該現象,北京大學知識產權博士后,知易網創始人楊延超博士在接受網絡報記者采訪時提出了一個新的觀點。他認為侵權現象屢有發生是多方原因造成的,一方面有法律制度的漏洞,另一方面在于大眾知識產權意識的淡薄,不僅是侵權者意識淡薄,也包括權利人意識淡薄,從而縱容了侵權行為的發生,甚至讓侵權成為一種習慣,短時間內很難得到改善。
除去大眾常提及的這幾點原因,他頗為注重的一點就是商標授權的平臺構建。“商標授權談判成本過高,加上一些經營者存在僥幸心理,從而影響了合法使用商標的進程。”楊延超對其觀點進行了解釋,“我曾跟一些經營者聊過,當他們想使用某種商標時,往往是談判需要花大量精力與財力,從而使得談判成本無形之間就增加了。”因此他認為商標授權使用如果有一個良好的交易平臺,那么將極大地減少這筆成本,從而為構建一個商標使用的良好秩序打下基礎,這將減少商標侵權現象的發生。“如果構建了這樣一個平臺,其中包括商標的發布渠道、檢索渠道以及輔助功能,那么經營者可以在這個平臺上進行挑選,迅速選出符合資質的商標,通過對比進行淘汰。”楊延超說。